媒体聚焦
人民日报:恩施生态旅游富了一方百姓 背篓哥当起土导游
时间:2019-07-27 11:23:36 作者:admin浏览:2933次

(人民日报记者 田豆豆)“大峡谷里迎客松,欢迎宾客峡谷游,只要真心去握手,你就飘游天空中……”炎炎夏日,到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避暑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。头戴大斗笠,身背大背篓的“背篓哥”刘成松是这里土生土长的“土导游”,自编的“打油诗” 常能逗得游客哈哈大笑。

然而,就在2008年恩施大峡谷进行旅游开发之前,刘成松家里却很贫困。他家住在恩施市沐抚办事处营上村倒灌水组,家里太穷,经常是吃了上顿没得下顿。

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武陵山区,山高林密,森林覆盖率已达64.65%。长江在湖北境内的第二大支流清江水穿流而过。

由于山高路远、交通不便,绝美风光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。到2014年,恩施州8个县(市),个个都是国家级贫困县,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09万,贫困发生率高达30.6%2009年,恩施人民期盼多年的沪蓉西高速公路、宜万铁路相继通车,恩施州委州政府因势利导,积极推进全域旅游,将生态旅游业真正打造成“富民产业”、支柱产业。

刘成松抓住了这个好机会,卖拐棍、卖手工艺品、做导游。“绿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银山。”刘成松说,几年下来,不仅脱了贫,还攒下了数十万元,家里盖上了新楼房。他还给自己立下了“三年规划”:准备再积累25万元,开一家“背篓哥酒店”,致富奔小康。

据悉,2018年,恩施州游客接待量突破6200万人次,综合收入达到455.4亿元。恩施旅游扶贫效果显著,仅恩施大峡谷景区,到去年底687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“靠山吃山”全部脱贫。全州贫困人口减少了近八成,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.83%。